“彩虹魚”深淵探測器成功探秘萬米深淵
中新網上海12月29日電 (記者 許婧)正在西南太平洋上進行科考作業的“張謇”號科考母船傳來喜訊。上海海洋大學29日對外宣布,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深淵中心)和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公司(彩虹魚公司)組成的深淵科學考察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三臺全海深探測器(著陸器),在萬米深淵成功地開展了一些列科學考察工作。
這標志著中國科學家探索“人類未知的深海世界”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科學界把海洋6500米以下的區域稱之為深淵,深淵區是人類在地球上最后尚未開發的區域之一。深淵區代表了一個人類未知的海洋生態系統,對深淵區域的無知,會妨礙人類做出正確的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決策。因此,盡快開展深淵海溝的探索,增加對海溝生態系統的理解,在陸地資源日趨枯竭,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即將到來的今天,具有前所未有的迫切性。
而人類去探索深淵區,需要海洋高技術裝備的支持。全海深著陸器、無人深潛器和載人深潛器是科學家最期待的深海科考裝備。但由于技術和資金上的挑戰,目前國際上非常缺乏。美國、日本、英國曾經分別研制出過全海深的無人深潛器和著陸器,但現在可用的已很少。

本次深淵探秘科考活動的領隊、上海海洋大學深淵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介紹說,此次科考活動主要是針對西南太平洋范圍內幾條6500米以下的深淵海溝開展系統性地科學普查和深海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從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共歷時三個月。
就在12月27日,科考隊在西南太平洋公海對一條7000米至萬米深淵海溝進行科考作業時,利用自主研制的三臺萬米級著陸器,在萬米深度(最深下潛到10890米)成功地進行了一些列科學考察作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萬米深淵的生物、微生物及海水樣本和影像資料。
同時本次海試也驗證了由中國科學家獨立自主研制的三臺萬米級著陸器完全達到設計目標,成功通過萬米海試,具備了在萬米海深開展系列科考作業的能力。
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制的3臺全海深著陸器和1臺全海深的無人深潛器,標志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全海深無人深潛器技術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同時擁有無人深潛器和多臺著陸器協同作業能力的國家,為全球科學家開展深淵海溝的研究作出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