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圖片 >

貨車嚴重超限超載或列入危險駕駛罪

時間:2017-01-09 17:07:20     來源: 京華時報
 24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安全生產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關于檢查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

  這次詢問聚焦煤礦事故,農村農業安全生產,貨車非法改裝、超載超限等熱點話題。

  焦點 1

  貨車非法改裝超載如何治理?

  追究相關人員刑責提高違法成本

  何曄暉委員在審議中介紹稱,道路行駛的貨車有大量都屬于非法生產改裝的車輛,超載超限現象十分普遍,給公路、橋梁以及其他車輛和行人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同時,部分地區不符合標準的變型農機車也從事貨物運輸,超載超速現象也十分突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執法檢查報告中提到,2006年至2015年,在貨車肇事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超載超限引發的約占60%。今年10月13日,發生在山東棗莊的重大交通事故,導致11人死亡。

  對此,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回應表示,從今年9月21日開始進行了新一輪的集中整治,現在治理工作正在有效進行。但是超限超載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艱巨的工作,需要全國上下聯動,需要多部門配合,持續發力,不斷地進行治理。下一步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治理力度:

  第一,繼續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在有些省區市治理超限過程當中總結了一些好的經驗,我們要充分借鑒他們的經驗,充分發揮全國治超協調小組的協調作用,成立督導檢查組,分期、分區域、分時段對專項行動進行督導檢查。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接受社會各界對治超工作的監督,對反映的問題堅決嚴肅處理。

  第二,繼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當前要指導地方繼續以貨車的總質量為整頓重點,做好整治貨車非法改裝專項行動,為下一步全面深入地開展治理打下基礎。

  第三,加快完善信息系統,推進跨省大件運輸聯網審批,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聯網,規范大件運輸的通行管理。同時,要加快治超信息的聯網工作。

  第四,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參照國外成功治理的經驗和國內對酒駕治理的成效,我們也建議要加快研究推進將貨車嚴重超限超載違法運輸行為列入危險駕駛罪的范疇,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形成強大震懾力,從而遏制嚴重違法違規超限超載的行為,提高道路交通運輸水平。

焦點 2

  煤礦事故為何增多?

  治理瓦斯、設備更新改造投入不足

  烏日圖委員關于煤礦安全的問題提給了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楊煥寧:今年以來全國發生的煤礦重特大事故的起數和死亡人數都是去年的兩倍多。特別是最近兩個多月,在重慶、黑龍江、內蒙古等地連續發生了煤礦重特大事故,引起了全社會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關注。

  楊煥寧回答,當前,一方面是事故總量在下降,另一方面是重特大事故在上升。尤其影響不好的是從10月31日至12月3日接連發生了3起重特大煤礦安全事故。

  楊煥寧分析,第一個原因是今年7月份以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第二個原因是我國煤炭行業普遍存在高瓦斯、先天不足的情況,前幾年煤炭企業對治理瓦斯、設備更新改造投入不足;第三個原因是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管理松懈,有規章不執行。

  楊煥寧表示,針對當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第一是要求所有安監系統、煤監系統的同志除了留下值班、應急人員,全部到一線檢查重點單位,對七千多個煤礦,每一個煤礦都派人盯著。第二是國家安監總局和煤監局組織30個暗訪組,不停地在全國市縣以下的單位檢查;第三是通過網絡、手機向所有礦主、企業發送安全管理的要求;第四是加大輿論宣傳,曝光存在問題的地方和煤礦。

焦點 3

  農村農業安全生產怎么監管?

  農村樓房質量安全逐步納入規范管理

  張興凱委員問:“農村建房安全和農機安全生產誰來監管?怎么監管?采取哪些針對性的安全對策措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回答,農房建設過程中事故多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農村建房正在從傳統單層農房轉向現代多層樓房?,F在農村新建房屋40%以上是樓房,已經不是傳統的農房了,解決這些問題迫在眉睫。

  “我們將采取以下三個措施:第一,將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全部納入監管范圍。”陳政高說,“第二,對傳統農房建筑,主要是抓工匠隊伍建設;第三,逐步將農村樓房質量安全納入規范管理。”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回答,現在全國拖拉機已經達到2300余萬臺,聯合收割機已經達到170多萬臺。由于機械裝備技術水平還不高,也由于農村田間道路環境條件還沒有完全改善,再加上農民的安全意識還不夠強等原因,農機事故時有發生。目前,每年農機田間作業生產事故死亡兩三百人左右,農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近千人。

  “第一,我們首先加強了牌證管理。按照規定,現在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這兩類機具要上牌,要年檢,駕駛人員要持證。”陳曉華說,“第二,我們現在在509個農機大縣年年搞檢查,年年搞宣傳;第三,通過農機的推廣鑒定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引導,來促進農機產品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