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約6000平米得潤珠寶涉售假被查處 曾有“前科”
城市偏僻的角落和昂貴珠寶看似毫無關聯,但三亞一家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購物店卻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這家購物店因被游客投訴“售假”,于5月20日遭到三亞市旅游委、旅游警察等部門查處,初步調查結果為未能提供消防許可證。但在2015年,該店就因涉嫌虛假宣傳、誘導強制消費、消防設施不合格等原因被查封。
位于三亞市荔枝溝師部農場一個汽修城內的購物店,店外無任何標示,因被投訴“售假”,5月20日被三亞市旅游委、旅游警察等部門查處,初步調查為未取得消防許可。但早在2015年,該購物點就因涉嫌虛假宣傳、誘導強制消費、消防設施不合格等被查封,因售假被罰款。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位于三亞市荔枝溝師部農場一個汽修城內的景陽得潤珠寶店,因被投訴“售假”,5月20日被三亞市旅游委、旅游警察等部門查處,初步調查為未取得消防許可。但早在2015年,該購物點就因涉嫌虛假宣傳、誘導強制消費、消防設施不合格等被查封,因售假被罰款。
游客投訴:購物店疑似售假導游和銷售員花言巧語進行哄騙
江蘇游客楊先生和愛人前幾天來到海南游玩,5月11日下午,他們被“導游”帶到了三亞荔枝溝師部農場一個汽修城內一家購物店。在類似教室的房間內,聽了銷售人員上的“課”,經不住導游和銷售人員花言巧語的哄騙,花1000元買下了一塊標價3000多元的玉。回到酒店后,楊先生越想越不對,越看越覺得這塊玉不像是真貨,于是當晚就跑回店內將玉器退了。隨后,楊先生向三亞市“12301”旅游服務熱線進行投訴。
圖為景陽得潤珠寶店內的講解室。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景陽得潤珠寶店內的密碼室。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據楊先生介紹,他從拍攝婚紗照的店里獲得一張旅游卡,通過旅游卡報名后自行飛抵海口,隨后跟團自北向南沿海南東部市縣游玩。期間,沒有簽訂合同,也沒有看到導游的導游證。雖然在這個購物店成功退了貨,但他還是希望主管部門能夠調查清楚,這家店是不是“黑店”?
景陽得潤珠寶店內一枚翡翠飾品,標價18800元。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景陽得潤珠寶店內的大金玉佛,標價12000元。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記者實地探訪:購物店以銷售特產作掩護內置6000多平米商場
5月20日上午,三亞市旅游委、旅游警察支隊、工商局、質監局等部門聯合執法,根據楊先生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
南海網記者注意到,這家購物店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師部農場永晉汽車城內的一棟一層高的臨時建筑里,地理位置偏僻。從店外看,沒有任何招牌,很不顯眼。走進店門,正中央寫有“得潤珠寶”的字樣,在大門右手邊擺放了一臺收銀機,貨架上擺放了椰子糖、椰子粉等海南特產。執法人員開始并不知道,在大門左側走廊的拐角處還別有洞天。
圖為店內銷售的化妝品。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一名執法人員回憶,他們抵達現場后,首先對大門右側的收銀機進行了查看。現場還看見幾個疑似游客的人員,于是跟上詢問,但最終并沒能追趕上。返回店內的執法人員隨后開展細致的調查,他們沿著大門左側走廊向內,走過一個拐角,執法人員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個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的場所內,擺放了許多玻璃柜臺,裝有翡翠、玉石等珠寶,其中一個翡翠展區內,多塊標記為“A級”的翡翠掛件被整齊地擺放在貨柜中,其標注的產地多為廣東、緬甸,售價在1088元至18800元不等,且印有“三亞物價檢查所制”的字樣。除珠寶外,這里還擺放了許多不知名的化妝品、電子產品等商品。但除了上述商品,多個收銀臺僅有收銀機等物品,未能發現賬單等憑據。
景陽得潤珠寶店擺設的手鐲。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南海網記者注意到,該店內部設置為“口”字型,四周擺放了裝有珠寶物品的玻璃柜,有些柜臺后方還有卷閘門,可以打開通往室外;除此之外,店內還設有多個講解室;店內正中央有8個設置了密碼門的房間,透過門縫可以看到里面放有金光閃閃的“金器”等物品。
工商系統數據顯示景陽得潤水晶店2015年因售假被罰款。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得潤珠寶”此前曾因涉嫌虛假宣傳等被查處,因售假被罰款
面積如此之大,售賣商品數量如此之多,那么這間店是否是正規的購物店呢?
事實上,這家名為“(景陽)得潤珠寶”的店并不是首次被投訴。早在2015年1月,游客朱某的在該店購買了四個吊墜和一個手鐲,花費18888元,認為上當受騙進而投訴。2015年2月7日,三亞市10個部門聯合執法,發現該購物店涉嫌虛假宣傳、誘導強制消費、偽造公章,租用房屋涉嫌違章建筑等,并因消防設施不合格等問題,由消防部門依照相關規定臨時查封。此外,質監部門還抽樣了40件珠寶物品送檢,貨值21.9萬余元。
圖為執法人員對商品進行抽樣封存,將抽檢商品質量。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據知情人士介紹,質監部門送檢結果表明,這些商品均不合格,工商部門以存在“銷售產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違法行為進行罰款,但由于送檢物品案值較小,罰款僅5000元。
這家名為“得潤珠寶”的購物店在工商部門注冊名稱為“三亞景陽得潤工藝品有限公司”,登記注冊時間為2014年12月19日,注冊資本30萬元,股東為沈曉剛、黃金針。
位于三亞市荔枝溝師部農場一個汽修城內的景陽得潤珠寶店,因被投訴“售假”,5月20日被三亞市旅游委、旅游警察等部門查處,初步調查為未取得消防許可。但早在2015年,該購物點就因涉嫌虛假宣傳、誘導強制消費、消防設施不合格等被查封,因售假被罰款。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暫扣部分商品送檢多部門將做進一步調查
該店一名呂姓經理稱,該店重新開業一個多月,店內有20多名員工。但面對執法人員的調查,呂姓經理始終無法提供消防許可證。“沒有消防許可證,肯定就不能營業。”
這家購物店附近一家水泥廠的老板告訴南海網記者,這間店“春節后就開業了”,但平時很少有人來,偶爾有大巴車將旅游團帶來這里。
5月20日下午,三亞市質監局抽樣封存了這件購物店的部分珠寶物品,準備送檢,相關部門將對該案做進一步調查。針對該店未取得消防許可證營業等相關問題,南海網將繼續關注。
景陽得潤珠寶店店面積約6000平米。南海網記者鄧松攝
本文來源:南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