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驚艷!天寶巖風光無限好, “紫線黛”、“灰卷尾”接連亮相 全球時快訊

時間:2023-06-11 21:42:18     來源: 智慧海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福建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添蝴蝶新記錄種。一名攝影愛好者在天寶巖保護區的一座山峰中,發現了一只疑似黛眼蝶的蝴蝶,它比黛眼蝶個體小,前翅腹面有兩條點斑或白線,翅背面黑褐色。經咨詢鱗翅目分類專家孫文浩博士確認,它是紫線黛眼蝶雄蝶。這是天寶巖保護區今年記錄的第2個蝴蝶新記錄種,也是該區有影像記錄的第308種蝴蝶,并且是永安市蝴蝶新記錄種。

紫線黛眼蝶 拍攝:陳安生

紫線黛眼蝶,中小型眼蝶。雄蝶前翅頂角凸出,呈三角形,翅背面黑褐色,無斑紋,翅腹面色深,前后翅外緣有黃色細帶,內側有銀白色邊紋,前翅中部有黃白色橫帶,橫帶在中部位置折彎,亞外緣有3個小眼斑,外圍伴有銀色斑紋,后翅中部有1條深褐色中帶,中帶內有復雜的紫白色斑紋,亞外緣有6個眼斑,眼斑外伴紫白色紋。雌蝶翅形更圓闊,前翅背面中部橫帶明顯,橫帶外側還有數個小黃點。幼蟲以禾本科多種竹屬植物為寄主。國內分布于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國外見于印度、緬甸、越南等國。1年2代,成蟲多見于6—10月。

紫線黛眼蝶 拍攝:陳安生

6月9日,天寶巖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對攝影愛好者提供的鳥類圖片進行識別時,發現原被誤為“黑卷尾”的照片,應當是天寶巖保護區有名錄記載沒有影像記錄的灰卷尾。這組照片拍攝于5月19日,地點同為紫線黛眼蝶出現的山峰。經咨詢浙江自然博物院鳥類研究人員錢程老師,確認是灰卷尾西部亞種,這個亞種一般分布在云南、西藏一帶。它在福建省的出現,非常罕見。

灰卷尾 拍攝:陳安生

灰卷尾,體長26~28厘米,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的候鳥,從低海撥至4000米的山區都有分布,主要棲息于平原丘陵地帶、村莊附近、河谷等,停留在高大喬木樹冠頂端或山區巖石頂上,或立于林間空地的裸露樹枝或藤條,捕食過往昆蟲,飛行中時而展翅升空,時而閉合雙翅,作波浪式滑翔。主要以蝽象、白蟻和松毛蟲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種子。

灰卷尾 拍攝:陳安生

編輯:陳悅瑤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