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宏觀周報:5月財政:緊跟經濟步“乏” 全球報資訊

時間:2023-06-19 19:17:48     來源: 研報中心


(資料圖)

5月多項經濟數據都表明“疤痕效應”仍在,財政數據同樣不能“幸免”。而充當“經濟晴雨表”的稅收收入也反映了相似的問題:消費稅增速再次轉負、企業所得稅降幅走闊、地產相關稅的走弱、出口貨物退稅仍為負增,經濟的多維度放緩這也為總量政策的推出做好鋪墊。我們認為,今年財政的主線逐步明晰:一手抓民生、科技,一手穩基建投資。前者可能主要依靠一般公共預算內資金的調度和傾斜,后者則需要依賴更加廣義的財政工具,例如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光鮮”數據背后隱藏著疲軟跡象。在低基數影響之下,5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速錄得32.7%,完成全年序時進度的45.9%。但經我們測算,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4.7%,為近10個月以來的最低值。其中,充當“經濟晴雨表”的稅收收入同比增速為41.9%(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為-4.4%),經濟放緩再添力證。

一般公共財政支出:“加力”仍在續,“提效”在拐彎。在去年高基數的情況之下,5月一般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速為1.5%,完成年度預算的38.1%,依舊保持近4年以來的最快進度。但細項來看,5月不再延續之前支出端“衛生健康?→基建”的過渡:5月財政端的基建類支出同比下降10.7%,而民生類支出中的教育、就業支出卻實現大幅正增長。

政府性基金收支:專項債仍在積極發力,但弱于去年同期。5月政府性基金收入規模略低于去年同期,地產低迷情況下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仍未見好轉,其同比增速錄得-13.0%。而由于地方專項債仍處于歷史同期較快進度,支持政府性基金支出保持剛性。不過5月專項債49.9%的累計發行進度慢于去年同期,后續財政端如何為基建發力值得關注。

上周高頻數據顯示,需求端景氣分化,供給端佳訊傳來。需求端基數壓力下汽車零售趨緩,貨運量仍不樂觀,節假日前夕再迎“出行潮”,地產銷售仍為二手房表現更佳,三線城市新房銷售好于一二線。供給端建筑業生產仍不樂觀,汽車業和紡服業生產再度變緩,但工業品價格受政策落地普漲。

風險提示:出口不及預期;疫情二次沖擊風險;政策不及預期;歐美經濟韌性超預期,資金大幅回流歐美市場。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