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滴滴上架后首份季報: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9%至427億元,凈虧損大幅收窄

時間:2023-07-10 13:15:50     來源: 財經涂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出行單價從23.65元提升到了25.36元的歷史最高值。




作者:楊雪 編輯:tuya 出品:財經涂鴉

7月9日,滴滴出行(DIDIY.US,下稱“滴滴”)公布2023年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這也是其上架后首份季報。

財報顯示,滴滴2023年一季度營收為427.1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58.48億元增長19.1%;一季度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收窄至11.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2.76億元;一季度凈虧損為 9.18 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60.7億元;歸屬于股東的滴滴凈虧損為 11.6 億元,上年同期的歸屬于股東的滴滴凈虧損 162.76 億元。

1月16日,滴滴宣布恢復“滴滴出行”的新用戶注冊,歷經18個月的監管重歸網約車市場,上架后公司業務持續恢復。

2023年一季度滴滴核心平臺總交易額 (GTV) 達727.1億元,同比增長24.1%。其中,中國出行業務GTV達589.5億元,同比增長22.6%,創下歷史最高值。主要由于中國出行單價從23.65元提升到了25.36元的歷史最高值。國際化業務GTV達137.5億元,同比增長30.7%,國際業務出行單價也從去年同期的23.18元提升到了25元。

從營收角度來看,一季度中國業務的營收為390.4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28.92 億元增長18.7%;國際業務營收為16.9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2億元增長40.7%;其他業務實現總收入19.7億元,同比增長12.4%。

而一季度滴滴的成本為365億,較上年同期的300億元增長21.5%,主要由于中國網約車業務司機收入的增加和司機激勵措施的增加

費用方面,滴滴一季度運營及支持費用為16億,較上年同期的17億下降了5.6%,主要由于人事相關費用減少補償費用,包括股權補償;銷售與市場費用為2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5億下降16.7%;研發費用為2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5億元下降9.9%;一般及行政費用為21億元,上年同期為102億元。

此外,滴滴一季度投資收益為5500萬元。上年同期的投資虧損為59億元,主要由于投資Grab東南亞網約車和快遞服務巨頭公允價值損失導致

6月初,上海市交通委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網約車數據。數據顯示,滴滴訂單量排名第一,訂單數為70015333單,日均約為77.79萬單,仍然占據著上海網約車市場主要份額,從去年第四季度的59.97%到今年一季度的63.72%,份額增長了3.75%。

事實上,重新上架以來,滴滴重新開始擴張多項業務,比如滴滴租車和滴滴快送,目前已在全國200多個城市開通服務。

截至7月7日收市,滴滴粉單市場收報每股3.00美元,目前市值145.62億美元(約1051.54億人民幣)。

本文由財經涂鴉原創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系涂鴉君。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