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二十余位臺灣教師共話融合發展:心安之處即是家

時間:2023-08-21 20:05:58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

中新社煙臺8月21日電 (張楊彬)“從學生到教師,從學界到業界,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和轉變,但我始終充滿信心。多年來,我在大陸求學成家立業,深深感受到‘心安之處即是家’。”談及近二十年在大陸學習、工作經歷,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顧立平如是說。

21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和臺灣同學會主辦的大陸任教臺灣教師融合發展主題研修活動在山東煙臺舉辦。在座談會上,29位在大陸任教的臺灣教師分享了“登陸”后的體會與感受,并結合自身經歷,就進一步便利臺胞在大陸的工作與生活建言獻策。

8月21日,大陸任教臺灣教師融合發展主題研修活動在煙臺舉行。臺灣教師在座談會上發言。 中新社記者 張楊彬 攝

南寧師范大學教授梁洲輔說,今年二月,他將68歲的母親接到廣西一起生活,還順利幫母親在大陸開通了個人養老保險賬戶。“這三年里,我用公積金買了房子,又把母親接到身邊,讓她安享晚年,我覺得很滿足。”

除了分享喜悅,梁洲輔也希望幫助更多臺胞感受這份幸福。梁洲輔建議,臺胞要做好紐帶橋梁,將了解、學習和運用到的惠臺政策分享給有需要的臺胞,讓他們在大陸的生活更舒心、順遂。

“我從2011年到北京求學,然后一路碩士、博士、博士后留校,面臨的問題都在逐步得到解決。”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陳文成說,自2018年“31條惠臺措施”出臺以來,他順利辦理了信用卡,博士后期間單位也為其繳納了五險一金。

幸福感不僅源自越過越好的生活,碩果累累的工作同樣讓人欣喜。“北京大學和國家體育總局共建體教融合研究院,學校老師可以在其中擔任一些相關工作。”陳文成表示,在大陸更大的發展空間中,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地方。這個地方我找到了。”玉林師范學院副教授潘柏年感慨,學校充分給予了臺灣教師同等待遇和公平發展的機會,他十分珍惜和感恩。“祖國提供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機會,一線城市的繁華也好,小地方的安靜也罷,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適合的城市。玉林師范就是最適合我的,我可以在這里發光發熱。”

全國臺聯臺胞事務部部長高偉在總結發言中表示,臺灣教師融合發展座談會已經走過八年時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兩岸關系變化,參與座談會的臺灣教師感觸更多,建議更好。臺灣同胞在融合中實現發展,在發展中深度融合,相信未來臺胞會在大陸有更廣闊的發展天地和更幸福的生活。(完)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