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應對排核污超市食肆速換貨 替代日水產水果

時間:2023-08-25 10:36:29     來源: 大公報

香港特區政府由昨日起,禁止日本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有本港商店為挽回顧客信心,在壽司刺身商品貼上來源地標簽,賣完“日本空運”的水產舊貨后,改為出售標明產品來自挪威、克羅地亞的食品。有日式超市售賣的海膽,變成來自智利,水蜜桃也變成從北京進口。

不過,仍有市民憂慮食物安全,暫停吃壽司刺身,有餐廳負責人期望,政府盡快推出無核污染認證制度。\大公報記者 

香港特區政府由昨日起,禁止來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個都縣的所有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品、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


(資料圖)

港島區太古城一間日式百貨內,昨日下午的水產和水果部陸續換貨,以水蜜桃為例,以往標示產地來自日本,昨天則標示是來自北京的“平谷桃”,吸引不少市民購買;有市民表示現今國家農業水平非常高且監控嚴緊,對平谷大桃非常有信心;而水產部的凍柜內,海膽則標示是來自智利。

市民:吃完這兩天就不敢吃了

銅鑼灣另一間日式百貨及超市,刺身、壽司繼續上架,上午仍然標明水產由“豐洲市場即日空運到港”。記者以顧客身份向店員查詢,店員透露已沒有從被禁的10個都縣入口水產,部分貼有“日本空運”的水產,也是在禁令生效前送到的“舊貨”,三文魚和吞拿魚則分別標示來自挪威、克羅地亞,海膽和帶子來自北海道。

昨日中午時段,位于黃埔的一間日式食品連鎖店內,出售的刺身包裝上貼有“北海道”、“日本空運”,另有產品標明“日本早上打撈,翌日出售”。記者以顧客身份查詢確認來自日本哪個產地,店主則說不清楚。

市民尤小姐稱,趁日本倒核污水前,到店選購刺身類食品,“中午先倒污水,現時買應該沒問題吧”,但她對日本水產仍是心有余悸,她稱“吃完這兩天就不吃了,都不敢吃了”,打算待政府提供相關安全數據后,才再考慮購買。

黃埔區的另一間日式超市內,部分水產貨品的來源地明顯改變,標明日本魚類的數量明顯減少,除了油甘魚,大多其他漁產是來自智利、挪威及香港本地。港人喜愛的日本雞蛋,也乏人問津。

九龍區另一間日式超市內,貨架和包裝均有標明海產來源地,三文魚刺身膠盒上貼有“挪威直送”標簽,鯖魚、油甘魚和帆立貝等刺身,則仍然標示“日本製”的貼紙。記者向職員查詢,職員強調按照食物安全中心的規定入貨,但未能逐一介紹各刺身入口來源地。

餐飲業促盡快設食材認證

經營日式餐廳的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陳強表示,已經與政府開會商討盡快設立食材認證制度,建議經認可渠道取貨的供應商或餐廳持份者,可以在店舖貼出由當局發出的認證標志。

陳強稱,日本政府宣布將排放核污水以來,業界生意便持續下跌,跌幅在近日更擴大到四至五成。他強調,不論政府采取任何措施,業界也會盡量配合,但必須盡快推出認證制度,打救日式餐飲業界,期望認證制度在一個月內成事。

日本于本港時間昨日中午12時開始排放核污水,有關影響仍未顯現。香港特區政府昨晚公布,截至昨日中午,已對兩個進口日本“水產及其制品、海藻及海鹽”的食物樣本作輻射水平檢測,未有發現輻射水平超出安全標準,漁護署已對50個本地漁產品樣本作輻射水平檢測,全部樣本檢測合格。香港天文臺已加強監測本港水域的環境輻射水平,截至昨晚八時半,沒有發現異常情況。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