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幅漆畫作品亮相廣美 再現7000年漆藝精粹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出的漆畫有人物、花鳥、水族、山水風景等題材;有裝飾、寫實、意象、抽象的形式風格探索;也有在漆畫語言、質材、技法等方面的獨創與探討。內容重生活、接地氣、近人情、充滿正能量。
據了解,漆畫是漆藝與繪畫相結合的產物,用漆彩繪成的畫就是漆畫。它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創造,還有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材料,是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髹漆工藝及技法,結合現代材料、現代工藝及現代藝術的一種新興畫種。中國是世界上產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國家,漆畫具有悠久的歷史,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的朱漆碗,已有7000年的歷史。而楊向東教授是廣東地區最早從事漆畫藝術的作者之一,早在七十年代,他是蔡克振老師的首屆漆畫專業學生之一。楊老師對漆畫藝術的執著追求,是在工作之余堅持漆畫創作,從不放下畫筆,并認真從事漆畫專業教學,為廣東漆畫事業的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少觀眾在作品《華燈初放莫斯科》前駐足欣賞。黑色的教堂建筑撒上藍、綠色的閃粉,讓黑色的夜幕透出閃閃的燈光。天空以銀箔、銀色的閃粉襯托出大教堂的外廓,較好地表現了特定的環境與時空,將漆的材料美與透明特色和夜空充分表現出來。而《親密無間》則用用大面積的貝殼鑲嵌細致地表現鸚鵡羽毛結構,并以獨特的刻壓方式突顯鸚鵡的純潔,淡色染罩明暗,顯出立體生動的效果。捐贈儀式上,《親密無間》正式捐贈給廣州美術學院。
展覽相關負責人介紹,作漆畫是一門“苦差事”,用天然大漆作畫,工效慢,干燥慢,工藝繁雜,費時費工,漆畫不能“即席揮毫”,更不能“立竿見影”。漆畫繪制過程除具備一般繪畫的構圖、構思、造型、色彩、形式、風格等美學共性外,其漆工藝的復雜性、入漆顏料及粘合材料的多樣性、形式風格的兼容性、漆藝技法的豐富性、內蘊深厚的半透明性等等都使漆畫的優勢獨樹一幟。
據悉,本次展覽持續到1月15日。(劉曉蕙 張翔 洪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