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獨家述評|四個維度治理“洗腦”廣告

時間:2023-05-17 13:01:52     來源: 新民晚報


(相關資料圖)

近日,一個名為“五個女博士”的品牌翻車了,原因是其發布的電梯廣告低俗聒噪,且涉嫌侮辱女性、虛假宣傳,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此消息一出,眾人拍手叫好,原因顯而易見,公眾苦此類“洗腦”廣告久矣。

在這一廣告中,女演員歇斯底里、面目猙獰,魔怔般地吶喊:“老公氣我,喝!”“熬夜追劇,喝!”“又老一歲,喝!”“喝五個女博士,都是你們逼的!”因為這條廣告的滾動播放,讓寫字樓原本安靜的電梯或是走廊,反復回蕩著魔性的嘶吼聲,滿滿都是焦慮和尷尬,令人身心極不愉快。對許多上班族們而言,等候乘坐電梯的過程,原本是緊張工作中片刻放松的機會,如今卻變成了煎熬,不得不忍受噪聲的騷擾,讓他們極其反感卻又無可奈何。

電梯廣告如今已經淪為“洗腦”廣告的重災區。這類廣告的共性是,臺詞簡單粗暴,唯一的目標就是能讓人記住,為此有時還會打一些低俗趣味的“擦邊球”。但最令人反感的,就是每次都要像口號一樣嘶吼,配合滾動反復播放,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一波“精神轟炸”,不求你喜歡,只求你記住,哪怕是反感厭惡,也只能受著。如此對待受眾,已經毫無尊重可言,這樣的廣告制作方,以及采用其創意的商家,顯然已經為了利益放棄了基本底線。

對于劣質廣告的聲討,早已不絕于耳,但絲毫不見有所收斂,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勢。這些廣告占用著公共媒介資源,以令人反感甚至萬眾唾罵為榮,每次引發眾怒都能全身而退,賺到盆滿缽滿不說,還四處鼓吹“實效即正義”,這不僅是廣告界的悲哀和恥辱,我們也需要反思,罵得越狠銷量越好,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回想起來,曾經的廣告并不是這樣的。還記得那些制作優良、創意驚艷、富有底蘊、體現巧思的經典廣告,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有口皆碑。在經濟利益、社會效益、受眾觀感、業內口碑等等方面做到了完美平衡。以至于時隔多年以后,哪怕是那些產品和品牌都早已被時間埋沒,膾炙人口的經典廣告語依舊能讓人脫口而出,它們已經融入時代印記,成為人們美好生活回憶的一部分。相信所有的廣告人,在入行時都憧憬著能制作出這樣真正能夠成為經典的作品。

也許是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已經很少有耐心看完一個廣告,海量信息爆炸式地增長,也讓廣告能夠被記住的成本越來越高。但這都不是“洗腦”廣告可以大行其道的理由。即便在分秒必爭的電梯廣告中,還是會有一些不令人反感,甚至讓人“愛看”的廣告存在,在達到宣傳效果的同時,更為品牌博得了美譽度,至少讓人覺得這家企業不像在做“一錘子買賣”。

“洗腦”廣告雖被立案調查,但也只是為被其騷擾的公眾小出一口氣而已,相信很快電梯走廊又會響起熟悉的聒噪之聲,不論內容如何變化,其對于公眾感受的蔑視是永恒不變的。要治理已然成災的“洗腦”廣告,至少要做到四個維度:首先是政府監管,對引人反感的劣質廣告,違法必究,不違法也要進行干預;其次是業界自律,廣告行業應當對劣質廣告進行抵制,使其無立錐之地;第三是企業清醒,“洗腦”廣告可以收獲一時的利益,但對企業的長久發展是有害的,今后要付出成倍代價彌補;最后是消費者用腳投票,既然苦其騷擾久矣,那就用低迷的銷量給“自作聰明者”恰如其分的懲罰。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