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加強網絡空間人格權益保護 妥善處置AI換臉盜圖造謠等
9.9元一鍵生成個人寫真,效果堪比實體照相館。近日,一款AI相機快速出圈,在社交媒體刷屏。隨著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越來越多,數據非法獲取、數據泄露及惡意濫用等法律風險也層出不窮。
(相關資料圖)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為應對技術迭代帶來的挑戰,人民法院加強網絡空間人格權益保護,推進網絡空間治理法治化。
新技術帶來數據隱私泄露風險
先上傳20張照片,付費9.9元就可以開始線上排隊等待系統生成寫真。在“妙鴨相機”走紅之際,其觸及用戶隱私的使用條款引發爭議。
“妙鴨相機”用戶服務協議的相關授權許可規定:妙鴨相機不但可以使用用戶AI生成的內容作為再訓練數據,還永久的、不可撤銷的、可轉讓的、可轉授權的使用用戶上傳的內容,哪怕是在元宇宙等虛擬空間。
而后團隊致歉,更改用戶服務協議并承諾用戶上傳的照片只會用于數字分身制作,不會提取也不會用于識別和其他用途,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動刪除。
近期,有關AIGC監管文件快速出臺。7月13日,網信辦聯合7部門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不得非法留存能夠推斷出用戶身份的輸入信息,不得根據用戶輸入信息和使用情況進行畫像,不得向他人提供用戶輸入信息”。這一規定將于8月15日正式落地。
在用戶隱私存在風險的同時,濫用AIGC模型還可能生成欺騙性內容,也引發擔憂。
AIGC給出假信息怎么辦?8月3日,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涉網絡暴力案件審理情況報告。報告指出,隨著社交網絡不斷發展以及新技術的應用,新型網絡暴力手段更新較快、層出不窮,以人肉搜索、合成虛假照片、制作表情包、傳播“AI換臉”視頻等形式發生的網絡暴力愈演愈烈。
“AI換臉”并不是新物種,它是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操縱、修改視頻、影像數據,將某人的面部更換為他人的面部,但保留身體動作等軀干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形成高度逼真的圖像、視頻等。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杭州互聯網法院等曾審理過因“AI換臉”App利用深度合成算法侵害他人肖像權的案件,判決App開發者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
法院加強對侵權行為干預處置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廣大網絡用戶喜歡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個人信息泄露、遭受網絡暴力等現象,此類以影射方式貶損他人,侵犯他人名譽權的案件不在少數。”北京互聯網法院少年法庭庭長孫銘溪介紹說。
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的涉網絡暴力案件審理情況報告顯示,該院堅持民法典立法精神,在權利人的人格權益受到侵害或妨害時,對于人格權請求權的審查,不以構成過錯或實際損失等侵權責任為條件,受害人僅需證明人格權益遭受侵害或妨害即可,降低了權利人的舉證負擔,有效遏制了損害的進一步擴大,強化了對權利人人格權的救濟與保護。
朋友圈盜圖冒充他人,發送不良信息是否構成侵權?
在劉某訴趙某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中,原告劉某與被告趙某為大學同學,并互為微信好友。被告持續兩年多時間復制原告發布在朋友圈、微博的照片及文字,發布在自己注冊的、仿冒原告的微博賬戶中,營造仿冒微博賬戶為原告使用的假象。
被告利用仿冒微博賬戶給其他用戶私信發送無法辨認、面部模糊的女性暴露照片,讓其他用戶誤以為色情圖片的主角為原告,或認為原告使用該微博賬號從事違法交易。原告發現后,向北京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自己名譽權遭到侵害,要求被告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法院經審理認為,在本案中,被告長期盜用原告朋友圈照片及文字在其注冊的微博賬戶中發布,容易使讀者認為該賬戶為原告持有,并利用該微博賬戶給其他用戶私信發送無法辨認面部的女性暴露照片,該行為必然致使他人對原告的社會評價降低,侵害原告的名譽權。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在媒體上刊登致歉聲明向原告賠禮道歉,賠償原告精神損害賠償金和律師費。
“對于如何判斷網絡信息針對的對象是否為特定人,并不必須要求侵權言論指名道姓,只要原告能證明在特定情況下,具有特定知識背景的人有理由相信該陳述針對的對象是該人即可。”孫銘溪指出,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若遭遇網絡侮辱、誹謗等侵權行為,可及時尋求司法救濟。
及時發禁令限制虛假信息傳播
“北京互聯網法院涉網絡暴力的案件主要為以名譽權、隱私權、個人信息權益等人格權益受到侵害為由提起的網絡侵權責任糾紛。”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趙瑞罡說。
自2018年9月至今,該院以自然人為原告、以判決形式審結的該類案件共465件作為統計分析樣本發現,從權利類型來看,在網絡侵害人格權案件中,單獨主張名譽權糾紛257件,占比55.3%;單獨主張隱私權糾紛7件,占比1.5%;單獨主張個人信息權益糾紛12件,占比2.6%。
“侵權主體難以直接鎖定、侵權行為復雜多樣和侵害后果難以量化是此類案件審理的主要難點。”趙瑞罡表示,面臨網絡暴力司法治理的新形勢,該院堅持強化人格權益網絡保護工作,依法保障網暴受害人權利,堅決懲治網絡暴力侵權行為,依法落實和強化平臺責任承擔,依法確定“網絡大V”的核實注意義務,不斷探索完善涉網暴案件的裁判理念和規則。
此外,北京互聯網法院積極探索在涉網暴案件中“人格權禁令”制度的具體適用,對于符合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情形的,根據權利人申請,依法及時作出人格權侵害禁令。
記者注意到,在一起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中,侵權人在開庭前及庭審后持續通過網絡賬號以每晚定點直播形式公開發布大量涉嫌侵權的內容,北京互聯網法院依權利人申請,及時對侵權人作出人格權侵害禁令。
“北京互聯網法院將進一步通過發布涉網絡暴力典型案例、開展多種形式的普法活動、制作線上普法視頻等方式,向社會明確傳導‘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的理念,引導廣大網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園。”趙瑞罡說。
標簽:
頭條精選
- 人民法院加強網絡空間人格權益保護 妥善處2023-08-10
- 香港興業稔樹灣改劃858伙私宅 規劃署不反對2023-08-10
- 高盛:維持威高股份(01066)“買入”評級 2023-08-10
- 港股午評︱恒生科技指數跌1.5% 碧桂園跌超6%2023-08-10
- 寶山這個社區食堂送餐上門,讓老年人夏日用2023-08-10
- 最美不過二次元【比基尼 泳裝】2023-08-10
- 2023年降血糖概念受益的上市公司有哪些?(2023-08-10
- 縣城整治醫藥腐敗,數百人主動說明問題、退2023-08-10
- 房企海外債連續兩個月斷發 8月到期余額近2023-08-10
- 彩鋼瓦一平方米約多重(彩鋼瓦一平方有多重2023-08-10
- 中央氣象臺8月10日10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2023-08-10
- 起亞、奔馳等8家車商在韓召回超14000輛汽車2023-08-10
- 《長相思》熱度難超《蒼蘭訣》?三個月變數2023-08-10
- 十六進制與十進制相互轉化的公式是(十六進2023-08-10
- 生意社商品漲跌預測(2023年8月10日)2023-08-10
- 夜經濟快步復蘇2023-08-10
- 珠肇高鐵圭峰山隧道盾構機始發2023-08-10
- 社保電腦號怎么查 社保電腦號怎么查看2023-08-10
- 美發布對外投資審查行政令,商務部:中方保2023-08-10
- 【直擊十五運】7歲“小泳士”劈波斬浪向前2023-08-10
- 奧普光電:不同精度等級研發周期不一樣2023-08-10
- 聯想M7250N怎么樣 聯想m7250z-n0002023-08-10
- 主營業務需求不振致業績下滑 英力股份跨界2023-08-10
- 巴西記者:離開巴薩兩個月內馬爾就后悔了,2023-08-10
- 痛心!多地接連發生醉駕事故,已致16人死亡2023-08-10
- 鉑科新材(300811):8月9日北向資金減持5.2023-08-10
- 永悅科技因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件被證監會2023-08-10
- 2023德陽龍舟賽延期舉辦!2023-08-10
- 4比2!馬爾康替補建奇功,武漢三鎮主場四連2023-08-10
- 污點修復畫筆工具怎么用不了 污點修復畫筆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