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必修課:與創業者同頻
投資圈某個小角落,彌漫著一種“不尊重創業者”的文化。
最近有一小股“踩投資人”的情緒在流行。
比如“投資人不回信息了”,以反映時下投資圈的冷清;比如“投資人地位下降了”,以反映行業地位的下滑速度;比如“某機構正大幅裁員/降薪”,以反映經營現狀之艱難...
【資料圖】
這些都是少數案例,但背后彌漫著一種“樂見其成”的情緒。這很奇怪,不太健康。
據清科數據,2023年上半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規模約7341億元,同比下滑23.5%——數據比去年還低,足以說明行情之差。
這么嚴峻的行情,行業卻并不“抱團取暖”,導致這種“不團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調研了幾位創業者,得到一個初步認識,大約意思是:自創投繁榮以來,部分投資人早已丟失“人心”,失去了創業者的尊重。
他們反映:在投資圈的某個小角落,彌漫著一種不尊重創業者的文化。
撇開專業水平不談,從“得人心”這一條看,投資機構做得確實不夠突出。
我先聲明一下:我創業7年,也結識了一大批投資人朋友,90%以上的他們智慧又謙卑,愿意拿真金白銀為創業者的風險買單,*是一個品格高尚的群體。
因此,本文只討論10%的個別現象,初心是促進行業“大團結”。
談到不尊重創業者的文化,我是部分認可的。這個結論,源自我過往7年感受的事實。
我想起3個故事,與大家分享一下。
*個故事發生在近期。
一位融資三輪的創業者H講述到,一家A字開頭的基金約她線下見面,堵車1個多小時終于赴約,但沒聊幾句對方說“不投VIE”。
再聊了大約2分鐘,對方的大概意思是:你可以離開了。創業者H說:此前已經發過BP,也已經與其合伙人溝通過。
這個故事指向一個信息:投資人不做功課,不尊重創業者時間,缺乏基本禮貌。
第二個案例發生在去年,我自己親身感受。
一位AI創業者想聯系投資機構S,委托我作引薦,機構表示:可以約定周五下午3點,有2位同事與這位創業者交流。
結果當天1點多時,機構表示要改時間:A同事不在公司,B同事臨時安排了會議,也要改期。
在群里,雙方都在很客氣地溝通。但后來我得知,這位創業者再不愿與其來往。事后,我也不愿再與該機構深交。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6年前。
主角是一位懷著3個月寶寶的北大系孕媽,有天被一家投資機構約見。挺著大肚子的她原本站立就很累,但依然拖著疲憊身軀上門拜訪。
被約見前等待了30min以上,好不容易等到見面,聊了大約10幾分鐘,對方把她PUA了一頓,也示意其可以離開。
可能源自公司經營壓力巨大,長期身心疲憊,一次剎那間的小傷害導致其情緒破防。她沖進洗手間,任由眼淚從臉頰兩側墜落,看著裙帶垂進了馬桶,她都無心把它撈起。
故事的細節背景我已記不準確,但這位創業者的表達讓我記憶至今。
我站在她的立場感同身受。盡管這位投資人不是其情緒根本,但為什么不能更尊重她一些,即便無法給予溫暖,為什么要施以冷漠。
也是因為這個事故,我告誡自己:要永遠與創業者同頻。
我也告訴鉛筆道的編輯:要尊重創業者,先體會他們的立場,才會有客觀的發言權。
當然,類似的故事有很多。聽完這些故事后,我再來體會今天的“投資人報道”,仿佛能感受到這種情緒。
捫心自問,假設我也是一位不曾被投資人尊重的創業者,看到他們如今經營之艱難,曾經的傲慢與今天地位的對比,我的心也不一定與他們一起,甚至會樂見其成。
我真誠地希望:每位風險投資人都多讀一讀這樣的故事,不管以前做得怎么樣,從今天開始,尊重創業者再多一點。
我直言不諱:這種不尊重的背后,原因不是性格直接,也不是追求效率,本質是一種思維的短視。
那種心態大約是:你短期內對我沒用,不愿花時間去實踐這種尊重。如果這個案子我5分鐘判斷出投不了,第6分鐘你就可以走了。
但我善意地提醒,歷史證明,短視眼光會給機構帶來周期性危害。
*個危害源自于對LP的短視:美元基金為什么退出歷史舞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與ZF打交道短期價值不大。
從當時的心態也能理解。他們的穩定LP都是來自MG,國內LP理念保守且傳統,募資效率不高。
曾經有家地方ZF委托我邀請某位美元基金大佬,表達了十足誠意。但我去溝通時,完全就是熱臉貼冷屁股,對方缺乏對市場的敬畏。
而今3-5年過去,人民幣基金興起,ZF成為當前最主力的LP群體。就在這個時候,美元基金退出歷史舞臺了。
過往的短視,導致其很少做ZF關系,也不研究人情世故。這種情況下,很難再與人民幣基金爭鋒。
此外,我要提的第二個危害,與對創業者的短視有關。
曾經部分機構宣稱不投很多領域。比如不投創新藥,不投芯片,風險太大,投入周期太長;曾經有一段時間也說不投AI,說缺乏技術含量,落地能力差,是偽AI。
不投當然沒關系,這是一種經營選擇,但不要與這群創業者的心走遠了,因為周期總會回來。
比如AI今年就回來了,自ChatGPT興起后,國內掀起一股重倉AI的熱潮。
這時,曾經宣稱不投AI的機構也回來了。但創業者愛憎分明,周期會周而復始,但一旦你與他們離了心,后者還會回來嗎?
很多創業者現在是小螞蟻,但轉眼就變成了參天大樹。投資人結交不了那么多朋友,但至少不應該為自己樹立“敵人”。
如此,萬一哪天峰會路轉,自己還有個臺階下。
過去7年,我們報道了16000家公司。最近5年,很多小螞蟻公司都上市了。比如2016年1月,鉛筆道報道了BOSS直聘,而后長成了一家市值曾破1000億RMB的巨頭。
類似案例非常多。
今年,鉛筆道曾報道的4家“螞蟻公司”都在上市節點。比如易點云,已經于今年5月登陸港交所——鉛筆道曾在2016年5月報道過,當時后者剛剛完成455萬美元融資。
部分投資人短視,其實源自格局不夠。一個大概率現象是:機構老板已經搞定了80%的募資問題,最需要“跪舔”的事老板已經做了,剩下的事都是“甲方心態”。
因此,尊重創業者這件事,境界越高者越能感到重要性。
創業最難解決的麻煩,就是敵人給你制造的麻煩;解決麻煩的*捷徑,就是有眾多朋友愿意幫你。
我給投資人們一個建議:從今天開始,檢驗公司有沒有“不尊重創業者文化”,如果有,及時遏制。如果沒有,希望持之以恒地堅守。
如果你是后者,可以文章后留言,我們交個朋友。
創業者與投資人相互尊重,行業才能大團結,相互扶持走出冬天。畢竟,跪舔VC的時代結束了。
標簽:
頭條精選
- 投資者必修課:與創業者同頻2023-08-14
- 券商股午后反彈,太平洋大漲6%刷新2017年以2023-08-14
- 重慶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2023-08-14
- 不到10分鐘 巨量漲停!旅游板塊又雙叒火了2023-08-14
- 機動聲波偵測儀(對于機動聲波偵測儀簡單介2023-08-14
- 合肥高新區婦聯:傾力打造“高新巾幗會客廳2023-08-14
- 《暗黑4》官方直播被玩家怒噴:開發者都不2023-08-14
- 巡邏途中遇火情 德陽城管救火展擔當2023-08-14
- vivoPadAir全新發布售價1799元起2023-08-14
- 跨平臺編譯工具cmake的簡單使用2023-08-14
- 雨水浸泡過的物品,如何消毒處置?2023-08-14
- 閉環監管嚴防“跑冒滴漏” 懷化確保惠農補2023-08-14
- 14個設區市都有精彩好戲2023-08-14
- 金達威:公司體重管理輔助產品可以查詢旗艦2023-08-14
- 芒果超媒: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均為保本產品2023-08-14
- 合力泰: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 2023-08-14
- 快捷酒店價格,為何直追星級酒店?2023-08-14
- 合肥一煙酒店短時間兩次違法 1瓶假酒罰款32023-08-14
- 十二星座中:誰是最受歡迎的星座?2023-08-14
- 港股一線丨港股疲弱,內房股汽車股集體走低2023-08-14
- 國家藥監局推動適老化改革試點 保障用藥安2023-08-14
- 冰原海霧中,他們閃耀著光——近距離感受中2023-08-14
- 石首“安薪”讓農民工“安心” 半年追討農2023-08-14
- 瑞信散戶投資者計劃對瑞銀收購案提起訴訟2023-08-14
- 理論薦讀|秦睿:“一切問題都要到現場去實2023-08-14
- 【中國經濟新亮點①】重大項目建設有力有序2023-08-14
- 寶可夢游戲因定期發布策略面臨質量問題挑戰2023-08-14
- 恩施州已兌現6177萬元“免申即享”補貼2023-08-14
- ox10042750(oxco150002)2023-08-14
- 武漢周邊兩日游適合去哪里(武漢周邊兩日游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