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降本增利和品牌精簡成關鍵措施,大眾大刀闊斧重組,富貴險中求? 全球資訊

時間:2023-06-19 08:52:15     來源: 搜狐科技

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計劃對大眾汽車進行組織架構改造,并會在不久的將來向董事會和投資者展示其具體細節。


(資料圖片)

這次調整龐大且涉及面廣,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重組。

奧博穆(Oliver Blume)

01

調整一:降本增利,減少品牌車型

本次重組的首要目標之一便是:通過裁減員工等方式降低成本,并更有效地利用德國工廠。

奧博穆計劃合并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品牌,比如大眾乘用車、商用車、斯柯達、西雅特和Cupra,以提高效率和利潤。

不過,此舉一出,工廠變化在所難免:奧斯納布呂工廠可能并入保時捷,而德累斯頓的工廠可能因此關閉。

沃爾夫斯堡總部的產能也會被降低,以便利用好剩余產能。

另一個重要舉措是減少重復的開發工作,尤其是在奧迪等子公司。

大眾集團良苦用心可見一斑:各個品牌能夠更好地協同合作,避免重復勞動,并節省數十億歐元,預計“大眾品牌集團”的業績將提高約30億歐元,整個集團的業績將提高約50億歐元。

至于在產品策略方面也將做出相應的調整,不僅不再聚焦每一個細分市場,而且還要延長平臺的使用壽命。未來,各個品牌將提供更少的車型和配置搭配。

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道,大眾計劃在未來推出10個車系,斯柯達約占一半,而Cupra則是“三到四個”車系,各個品牌將負責不同車型的開發,小型和緊湊型車型由“大眾品牌集團”負責;MQB平臺由斯柯達負責;在豪華車市場上,無疑由保時捷擔起重任。

對奧迪來說,這也是一種挑戰,它將負責中型車市場,并與沃爾夫斯堡和斯圖加特-祖芬豪森進行更緊密的合作和協調。

02

調整二:提高利潤,重獲中美市場

據報道,奧博穆要求各個品牌負責人模擬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此舉的目的是為各個品牌制定利潤目標。

在這一方面,保時捷的運營利潤達到了20%,在整個集團中處于領先地位。奧迪的利潤率為12%至14%,“大眾品牌集團”的平均利潤率將從5%上升至8%。大眾核心品牌的目標是6.5%的利潤率,這是以前從未實現過的水平。

大眾集團也希望通過整體利潤率的提高,獲得更多的財務空間,這樣不僅能用于技術開發,也能重新奪回中國和美國市場上失去的地位。

在他們已獲得批準的1800億歐元投資計劃中的資金中,還將會有一部分專款用于提高質量。

在車型政策方面,將采取“少即是多”的策略。這說明,大眾不再追求成為全球第一,而是追求每輛車的更高利潤,以緩解銷售下降的壓力。

03

挑戰巨大,代價如何?

此次大眾集團組織架構調整的舉措可謂是“大刀闊斧”,雄心勃勃,整個調整旨在降低成本,提高營收和利潤,不僅希望技術開發無財務上的后顧之憂,也期望奪回中美市場指日可待。

盡管愿景美好,然而這樣的調整難免會面臨一些阻力。

為了降低成本,需要在采購和銷售方面裁減員工,而裁減員工可能引發工會的反對和談判。

過去幾年,大眾集團一直推出有布盧默等現任管理層策劃的行動方案。

因此,高層并不缺乏概念,而是缺乏實施。

當大眾的高層管理層更強調這一點時便意味著,不配合的品牌負責人可能因持反對態度而被加速撤職。

此外,減少車型和配置變化可能會限制消費者的選擇,關閉工廠和重新分配工作任務也會對雇員產生影響,更長的平臺使用壽命雖利于消費者,卻會波及創新及新車型的推出。

對于大眾來說,實施這樣的調整并非易事,需要克服內部的抵制和管理上的挑戰。

從理論上看,大眾采取車型“少即是多”的策略,且放棄追求數量第一,而是追求每輛車的最高利潤,這是合理明智的。然而,大眾并非獨家擁有這一理念。

04

對中國業務的影響

一直以來,大眾集團都將中國視為其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他們的戰略目標是在中國市場保持競爭力并增加銷售,以實現長期增長。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推出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和提升銷售網絡。

2022年6月17日起,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對管理構架進行了根本性調整,新的構架賦予中國區更大的自主權,以加強決策和執行的效率,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地需求和變化。

從產品策略上來看,不論是2019年大眾集團提出的還是2021年發布的 “TOGETHER Strategy 2025+”還是2023NEW AUTO戰略,大眾集團在全力推進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上矢志不移,而中國的重要性持續增加,特別是在電動車領域。

大眾集團不僅加強了與中國本土伙伴的合作,比如和地平線合作,還成立了CARIAD China, 以提供更具競爭力和本土化的產品。

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大眾集團展示了其旗下各品牌20款電動車型,自2024年起,奧迪將在中國市場推出多款本土生產的PPE平臺純電動車型。

至2025年,大眾將通過開邁斯設置17000充電樁,覆蓋絕大多數城市。

大眾集團還計劃到2030年,其旗下品牌的純電動車將擴展超過30款。

在中國市場,電動汽車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雖然大眾集團一直在中國市場推出各類電動汽車產品,并積極展開電動化戰略,但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和日益增長的競爭對手,它尚未能都夠在電動汽車市場中取得理想的份額,這導致其在電動市場的占有率相對較低,加上中國制造商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也在擴張,無疑也增加了大眾在中國業務上的挑戰。

結束語

此次組織架構調整旨在降本增利,提高利潤和重獲市場份額。這對大眾來說,既是對未來汽車市場博弈的機會,也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樣的調整不僅面臨內部和管理上的阻力,也需要克服中國市場競爭的壓力。大眾能否克服各種挑戰來實現其戰略目標,是否能如其所愿占領電動車市場份額目前還猶未可知,而此次大手筆的重組是一著妙招還是一步險棋,我們拭目以待!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