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慈善文化花開牧野

時間:2023-07-08 15:04:39     來源: 新鄉日報


(資料圖片)

炎熱的夏季,擋不住慈善人的腳步。弘揚慈善文化,讓慈善理念如一株幼苗一樣種在人們的心間并不斷長大,這是新鄉慈善人的責任、擔當和使命。弘揚慈善文化理念6月29日,市慈善總會組織各縣(市、區)慈善會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慈善文化主題公園建設現場會,目的是以慈善文化宣傳陣地建設為抓手,推動全市慈善文化生態體系建設,為我市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最根本、最持久的動力。在牧野公園廣場,一塊巨石上書“上善若水”引人注目,巨石背面是雕刻的《慈善賦》,闡述慈善的本意和作用。向廣場深處走去,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石頭上刻著與慈善相關的名言警句,有的還點綴著荷花。在牧野湖路旁的草叢中,一些石塊或立或放,若隱若現,在人們休閑游玩的時候映入眼簾,引人深思,教人向善。市慈善總會執行會長趙秀志對此評價很高。他說,這些石頭只要不被故意破壞,不論誰家大人帶著小孩兒來看,都會講解慈善的含義,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到慈善,培養他們的慈善之心。牧野區善河村對慈善事業的重視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善河村在一街巷兩邊設置5塊與慈善文化相關的宣傳欄,營造濃厚的慈善文化氛圍。村“兩委”干部表示,通過在村民每天必經之路上設置宣傳欄的方式,用簡單的文字、生動的圖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村民,向更多人傳遞慈善的理念和文化。善河村的慈善廣場以培育慈善文化為重點,以促進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務為目的,強化慈善工作、隊伍建設、宣傳教育等,全面推進慈善文化建設。在慈善廣場里同樣有一塊巨石,背面刻有《百善圖》,用不同字體書寫“善”字,意在要求日日行善、永遠行善,傳遞著人心向善、積善成德的人性光輝,讓慈善深入人心。此外,王村鎮牛村和人民公園也有宣傳慈善文化的設施。拓展慈善文化陣地打造慈善主題公園、慈善主題廣場,是將慈善文化固化、沉淀、有機融入社會生活之中的重要舉措,是我市今年慈善文化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本次慈善文化建設現場會的主旨。據了解,我市已著手建設牧野廣場、牧野湖公園、人民公園、和諧公園、衛河公園、向陽公園6個慈善文化陣地,按照“沉淀文化、融入社會”的要求,在6個公園投入慈善宣傳用椅子180把,石刻百余尊。目前,牧野廣場、牧野湖公園、人民公園已初顯成效。我市要求各縣(市、區)也要打造各自的慈善文化陣地,負責推動街道、鄉村慈善文化長廊建設和宣傳,引導鄉村將慈善法(政策)、慈善故事(事跡)、慈善標語進村(社區)上墻入廊,側重宣傳慈善典故、慈心善舉、慈善故事等內容。我市將繼續推動慈善文化元素在社會、互聯網以及各單位全覆蓋。在公益廣告牌、廣場大屏、公交車身、出租車上宣傳慈善文化理念,在行政事業單位網站、公眾號等互聯網媒體上,宣傳慈善法、慈善故事、慈善事跡,在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方式宣傳慈善文化相關內容。現場會上,輝縣市、長垣市、牧野區慈善會負責人介紹了本地宣傳慈善文化的舉措,特別是輝縣市利用自身優勢,正在大力建設慈善主題公園。加快慈善文化建設步伐加強慈善文化宣傳,深入慈善理念教育,是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是慈善工作高水平開展的前提。市慈善總會不斷加強慈善文化建設,積極推進一批慈善文化項目建設,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趙秀志就如何進一步加快慈善文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他說,要深刻認識加強慈善文化宣傳的重要意義,站位要高,目光要遠。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各縣(市、區)今年要建成一個主題公園(或廣場),44個試點村要建設一批與慈善文化密切相關的小游園、小廣場。有條件的縣(市、區),要舉辦慈善大講堂,與市里的慈善大講堂加強互動,推動慈善文化建設。慈善文化,將在牧野大地上開花結果。
新鄉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書武 實習生 趙益編輯 王樂博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