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天天熱點評!中國高鐵發展歷程500字(中國高鐵發展歷程)

時間:2023-06-15 08:00:54     來源: 互聯網

今天小紅來為大家帶來的是中國高鐵發展歷程500字,中國高鐵發展歷程,讓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1、1994年,我國第一條廣州—深圳準高速鐵路建設成并投入運營,其旅客列車速度為160~200km/h,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更主要的是通過科研與試驗、引進和開發,為建設我國高速鐵路做好了前期的準備,稱為我國高速鐵路化的起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  2003年,我國第一條秦皇島—沈陽快速客運專線建成并投入運營,通過秦沈線的建設和運營的實踐,可以探索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高速客運專線的技術標準、施工方法、運營管理及維護等一系列經驗。

3、根據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化》和鐵路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省會城市及中大城市間的快速客運通道,建成“四縱四橫”鐵路快速通道以及四個城際快速客運系統,建設客運專線1.2萬km以上,構成我國高速鐵路的基本框架,以便解決我國主要干線鐵路運力不足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4、  3.1“四縱”客運專線  北京—上海客運專線,貫通京津至長江三角洲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北京—武漢—廣州—深圳客運專線,連接華北和華南地區;  北京—沈陽—哈爾濱(大連)客運專線,連接東北和關內地區;  杭州—寧波—福州—深圳客運專線,連接長江、珠江三角洲和東南沿海地區。

5、  3.2“四橫”客運專線  徐州—鄭州—蘭州客運專線,連接西北和華東地區;  杭州—南昌—長沙客運專線,連接華中和華北地區;  青島—石家莊—太原客運專線,連接華北和華東地區;  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客運專線,連接西南和華東地區。

6、  3.3四個城際客運系統  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川渝地區城際客運系統,覆蓋區域內重要城鎮。

7、  目前,天津、武漢、鄭西、石太、合武、甬臺溫、溫福、福廈、廣深港、膠濟、哈大等16條時速200km及以上的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相繼陸續開工建設,建設規模為5600km;京滬、京石、石武、津秦等10條客運專線也將陸續開工,建設規模為4100km;已經開工和即將開工的客運專線總里程達到9700km。

8、其中,時速300km的京津城際客運專線將于2008年奧運會開始前建成并投入運營,屆時從北京到天津半小時即可到達;京滬高速鐵路將于2008年4月全線開工,預計2010年建成。

9、再經過3到5年的時間,京哈、京廣、京滬、隴海(東段)、哈大、東南沿海等客運專線將全線貫通,加上既有提速線路,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初步形成。

10、  4未來我國高速鐵路的發展方向  雖然中國高速鐵路發展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但經過中國科學家和鐵路建設者不懈努力,已取得一系列突破和進展。

11、  1999年8月開工建設的秦(皇島)沈(陽)客運專線,全長404公里,總投資164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向世界高速鐵路頂峰的一次新的沖刺。

12、目前,在這條連接東北和華北的重要鐵路線上,正進行高速試車,最新創造的國內鐵路最高時速為321.5公里。

13、這表明中國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成套技術與裝備,有望躋身世界高速鐵路先進國家行列。

14、預計秦沈線明年初試運營,屆時,北京至沈陽的車程將由8小時縮短至4小時。

15、  1998年先期建成運營的全長147公里的廣(州)深(圳)鐵路,首先達到了時速160公里的準高速,但目前其所用機車,最高時速尚未突破240公里。

16、中國高速鐵路規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從北京經天津至上海的京滬線項目,除了1300多公里的長距離、上千億元人民幣的大投入等特點外,其爭論焦點在于興建這條鐵路,究竟能給我國經濟建設帶來很好的提高,使得各地文化和產業的流通和交流。

17、  未來幾年,中國將進一步加強實施京滬高速鐵路前期工作。

18、在提高客貨列車速度方面,中國計劃通過秦沈客運專線建設和(北)京秦(皇島)線技術改造,集中使用各種新技術、新裝備,到2003年,建成從北京至沈陽的快速客運通道;在2003年和2005年,實施鐵路第5次和第6次大規模提速,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連接全國主要城市的全路快速客運網,總里程達1.6萬公里;中國鐵路貨運則首先計劃在客貨共線運行的繁忙干線上,大力提高產成品及集裝箱貨物運輸速度,貨車最高時速達到120公里,從而使鐵路繁忙干線的綜合運輸能力和質量躍上一個新臺階。

19、在高速鐵路新建項目的議事日程中,有福州至廈門的高速鐵路計劃、北京至天津的高速磁浮計劃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