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日本對華的芯片打壓會適得其反

時間:2023-07-27 18:27:35     來源: 半導體行業觀察綜合自GNTV等

昨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提問,7月23日,日本針對尖端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管制措施正式生效,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毛寧表示,日方不顧中方的嚴重關切,執意出臺和實施對華指向性明顯的出口管制措施,中方深感遺憾和不滿,已經在不同層級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


(相關資料圖)

毛寧指出,近年來個別國家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包括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在內,頻繁動用行政手段強推高科技領域“脫鉤斷鏈”。這些錯誤做法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違反自由貿易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不僅讓相關企業蒙受損失,也影響地區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

毛寧強調,中方敦促日方從中日經貿合作的全局和自身長遠利益出發,恪守國際經貿規則,不得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避免有關舉措干擾兩國正常的半導體產業合作。我們將密切關注管制政策的影響,堅決維護自身的利益。

針對這個時間,GNTV撰文表示,日本對中國的芯片打壓會適得其反

以下為英文原文的翻譯:

日本對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限制于7月23日生效。除運往42個友好國家和地區的設備外,這23種設備的出口需要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個別批準。

盡管該法令沒有指定任何具體國家作為監管目標,但人們普遍認為此舉是為了與美國不讓高端半導體落入中國手中的努力保持一致。去年10月,華盛頓對向中國出口可用于人工智能系統的尖端芯片實施了出口管制,并要求日本和荷蘭這兩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供應商效仿。日本的出口限制意味著該國將與美國一起將中國踢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

但是,日本對中國的芯片打壓將會適得其反。

首先,日本不能失去中國市場。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中國在半導體市場占據第一地位,去年銷售額超過1800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大陸是日本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的首要目的地,約占該國芯片制造設備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

失去中國市場的準入可能對日本芯片制造商意味著沉重打擊。由于支持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利潤減少,從長遠來看,日本半導體公司將發現其全球競爭力受到削弱。這對于該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

此外,與全球半導體供應脫鉤的努力可能會促使芯片制造商選擇中國而不是日本——如果他們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的話。憑借上游原材料產品優勢,中國在芯片生產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據研究公司安泰科稱,中國生產了全球 90% 以上的鎵和全球 60% 以上的鍺——芯片制造的關鍵材料。

中國在高科技產業上自力更生的努力意味著選擇中國而不是日本的可能性更大。盡管華盛頓試圖遏制中國的技術增長,并將中國踢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但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打破瓶頸,擴大國內市場。例如,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近年來對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進行了大量投資。在芯片制造方面超越日本和美國是中國可以實現的目標。

事實上,美國科技巨頭呼吁拜登政府不要限制對華芯片銷售,已經暴露了反北京限制措施的毫無意義。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英國《金融時報》上警告稱,與中國的芯片戰可能會造成“巨大損失”。日本至少應該傾聽這些聲音,然后再盲目跟從美國的節奏。

半導體產業鏈是全球合作的產物,需要各國共同貢獻。歷史一再證明,任何全球供應鏈脫鉤的嘗試都會導致雙輸的局面。日本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堅持對23種半導體制造設備實施出口限制,極有可能招致北京方面的反制措施。最終,不會有贏家。

遺憾的是,對于日本政府來說,討好華盛頓和幫助維持美國霸權的需要顯然比其長期國內利益更重要。

標簽:

頭條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