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

疫情期間,吃什么食物比較好?最有幫助?

時間:2023-06-21 16:44:37     來源: 南方養生網

疫情期間,吃什么食物比較好?最有幫助?

疫情期間,能夠保證身體攝入均衡的營養,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最有助于抵抗病毒的侵襲。食物中沒有哪一個僅憑借單一的力量,就能給人體全部營養提供助力的食物。所以,防疫期間的飲食,仍然是要以食物多樣、均衡飲食為原則。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分別在2月8日、13日發布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指導中不僅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臨床營養膳食做出了指導意見,還對一線工作者和我們一般人群防控用營養膳食做了指導。

一般人群防控用營養膳食指導內容解讀:


(資料圖片)

01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每天的膳食應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注意選擇全谷類、雜豆類和薯類。

食物多樣可以更大程度的攝入多種營養素,使營養均衡,同時也可以分散各種飲食風險。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02多吃蔬果、奶類、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選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鮮果。吃各種各種各樣的奶及制品,特別是酸奶,相當于每天液態奶300克。經常吃豆制品,適量吃堅果。

新鮮的蔬菜也是很多人在平時的飲食中所不足的,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1斤左右的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比如綠色、黃色、紅色的蔬菜,如西蘭花、芥菜、油冬菜、菠菜、南瓜、胡蘿卜、西紅柿等等,這些蔬菜可以提供豐富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維護上皮組織細胞的健康和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的健康,減少病菌侵入體內。蔬果還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維C是抗體形成的催化劑,能減少外界對人體細胞內平衡的干擾,促進抗體形成,維持正常免疫力。堅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E在人體內能夠保護T淋巴細胞、紅細胞,從而保護人體的免疫能力

建議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粘膜傳播。所以能夠保證呼吸道黏膜健康的營養素更是要優先考慮。

03適量吃魚、禽、蛋、瘦肉。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

魚、禽、蛋、瘦肉是優質蛋白質以及鐵、鋅等礦物質的來源。蛋白質,抗體形成的物質基礎。人體在與外界作斗爭維持免疫力的過程中,抗體是必不可缺的武器。缺乏蛋白質直接影響抗體合成。鐵、鋅等礦物質也都是調節免疫的"好幫手"。所以在疫情期間,應不節食,規律用餐,保證蛋白質的充足攝入。建議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優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

04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清淡飲食,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成www.nfysw.com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水是維持黏膜細胞正常生理生化反應的基礎,充足飲水有助于維持免疫力及黏膜健康。在疫情期間尤其要注意充足飲水,避免干燥引起干咳發炎等癥。成年人每天不少于1500ml,建議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05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在家也要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食不過量,不暴飲暴食,控制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適量的運動可以緩解壓力,加快新陳代謝,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在這個不建議出門的疫情期間,大家也別忘了適量的運動,避免久坐,可以在家做些運動,比如跳繩、跳操、原地跑步等等

06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選擇新鮮、安全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制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食品。

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有利于避免家庭成員間的交叉感染。

按照以上的飲食原則,可以這樣安排一日的飲食:

早餐:雜糧豆粥+白煮蛋+水焯西蘭花

早點:牛奶或酸奶+水果

午餐:紅薯飯+爆炒羊肉+芥菜炒香菇+花菜胡蘿卜+咸菜豆腐皮湯

晚餐:時蔬蝦干面(蝦干、番茄、香菇、青菜、豆腐干等)

標簽:

頭條精選